社区牙科支援计划
主页社区牙科支援计划计划简介

计划简介

计划背景

因应市民大众对公营牙科服务需求日见殷切,政府于2022年底成立口腔健康及牙科护理工作小组,全面检视政府提供或资助的牙科服务。应工作小组的建议,政府与非政府机构合作推出「社区牙科支援计划」。

社区牙科支援计划旨在向有经济困难的弱势社群提供资助的牙科服务,协助弱势社群及早发现和治疗牙患。

社区牙科支援计划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扩大服务范围,新增洗牙、根管治疗(杜牙根)、移除牙桥或牙冠及镶配活动假牙服务,更多的详情会适时公布。

服务对象

社区牙科支援计划的申请人必须符合下列所有条件:

  1. 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证或《豁免登记证明书》;及
  2. 以下各项的目前受惠人/受助者:
    1. 社会福利署(社署)「长者生活津贴」;或
    2. 社署「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计划」(第二级共同付款级别);或
    3. 社署「综合家居照顾服务(体弱个案)」/「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家居支援服务」(第一或第二级别收费/共同付款级别);或
    4. 医院管理局「医療费用减免」;及
  3. 已登记加入「医健通」

计划内容

合资格人士可选择一间已参与计划的非政府组织牙科诊所,自行联络该牙科诊所或透过注册社工安排。计划参加者可从选定的非政府组织牙科诊所获得计划指定的资助服务。计划参加者须就已使用的服务支付行政费。

资助服务范围

经政府选定的非政府组织主诊注册牙科医生评估后如情况合适,计划参加者在180天内可获以下服务:

  • 口腔检查
  • 缓解牙齿疼痛的药物(如需要)
  • X光检查
  • 补牙或拔牙,以每一颗牙齿计算为一个「补牙或拔牙配额」(每名计划参加者最多可获三个「补牙或拔牙配额」)

社区牙科支援计划由2026年1月1日起,将新增以下服务:

  • 洗牙(每名计划参加者每365日一次)
  • 根管治疗(杜牙根)(每名计划参加者每365日一颗牙齿)
  • 移除牙桥或牙冠(详情将适时公布)
  • 镶配活动假牙*(每名计划参加者可接受最多两次服务^,每次须相隔5年或以上)

* 如计划参加者剩余少于二十颗牙齿(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并获牙医评定有进食或咀嚼困难且能透过镶配活动假牙而有效修复进食或咀嚼功能,才会获提供镶配活动假牙的资助服务。

^ 于长者牙科服务资助项目下接受镶配活动假牙服务亦会计算在内。

行政费

计划参加者须为使用每个「补牙或拔牙配额」向非政府组织直接缴付一笔「行政费」。每个「补牙或拔牙配额」的行政费为$50。

如计划参加者符合以下资格,行政费会由政府全数资助:

  1. 75岁或以上社署辖下的「长者生活津贴」的受惠人;或
  2. 社署「综合家居照顾服务(体弱个案)」/「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家居支援服务」(第一级别收费/共同付款级别)的服务使用者;或
  3. 医院管理局的「医療费用减免」合资格人士(全数)

由2026年1月1日起,将新增洗牙、根管治疗(杜牙根)、移除牙桥或牙冠及镶配活动假牙服务。计划参加者须为每次洗牙或每颗牙齿的根管治疗(杜牙根)向非政府组织直接缴付行政费$50。如计划参加者符合上述资格,洗牙及根管治疗(杜牙根)的行政费会由政府全数资助。

计划参加者须为镶配活动假牙向非政府组织直接缴付共付额。每副活动假牙的共付额为$1,000。如计划参加者符合上述资格,每副活动假牙的共付额即为$500。每副活动假牙指上颚或下颚。同时镶配上颚和下颚活动假牙会视为接受一次服务,而相关费用就以两副假牙计算。

资助服务范围以外的牙科服务

牙医可依其专业判断,提供资助服务范围以外的牙科服务。这被视为计划参加者与非政府组织牙科诊所之间的私人安排,计划参加者须自费承担有关服务的全数费用。